怎样酿造酱香型白酒的完整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解析

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酿造工艺解析

酱香型白酒作为中国白酒的典型代表,以其复杂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闻名于世。其酿造工艺传承千年,形成了独特的"12987"工艺体系(即1年生产周期、2次投料、9次蒸煮、8次发酵、7次取酒)。下面我们将从专业角度解析怎样酿造正宗的酱香型白酒。

酱香型白酒传统酿造工艺现场实拍

一、核心原料的选择与处理

酿造酱香型白酒首选本地红缨子高粱,其支链淀粉含量需≥88%,单宁含量控制在1.5-2.0%之间。原料处理需经过:

1. 除杂:通过振动筛去除杂质,杂质率需<0.5% 2. 破碎:采用辊式破碎机,破碎度控制在20-30% 3. 润粮:水温85-90℃,润粮时间≥8小时

二、大曲制作的关键技术

酱香型白酒采用高温大曲,制曲温度需达到60-65℃:

参数标准
小麦粉碎度40目通过率≥70%
曲坯含水量38-40%
培养周期40-45天
成品曲糖化力300-500mg葡萄糖/g·h

三、发酵工艺的精准控制

酱香型白酒采用石窖发酵,需严格控制:

• 入窖温度:23-25℃ • 窖池密封:黄泥封窖厚度≥15cm • 发酵周期:每轮次30-33天 • 酸度控制:入窖酸度1.5-2.0,出窖酸度2.8-3.5

四、蒸馏取酒的技术要点

七次取酒各有特点,需掌握:

1. 汽压控制:0.08-0.12MPa 2. 流酒温度:25-30℃ 3. 摘酒标准:酒精度55-60%vol 4. 分级贮存:按轮次、香型分别入库

想系统学习传统酿酒技术?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提供从原料到成酒的完整教学。南楼山酿酒技术网建议,酱香型白酒的酿造需要至少3-5年的实践积累,建议初学者先从基础工艺入手。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