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流程解析与关键步骤详解
南楼山酿酒技术网 2025-04-16 浏览:0
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流程概述
酱香型白酒作为中国白酒三大香型之一,其酿造工艺以"12987"工艺著称(即1年生产周期、2次投料、9次蒸煮、8次发酵、7次取酒)。南楼山酿酒技术网通过实地调研茅台镇核心产区,为您系统解析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流程。
一、原料处理与制曲工艺
酱香型白酒采用本地红缨子糯高粱为主要原料,其支链淀粉含量需≥88%。原料处理包含以下关键步骤:
1. 高粱破碎:要求破碎率控制在20%以下,保证颗粒完整性 2. 润粮:水温95℃以上,润粮时间≥6小时 3. 大曲制作:端午制曲,温度需达到60-65℃培养
二、下沙与糙沙工艺
酱香型白酒独特的两次投料工艺:
第一次投料(下沙):重阳节前后,高粱与酒醅按1:1比例混合,堆积发酵48-72小时 第二次投料(糙沙):间隔1个月后补充新粮,此时酒醅酸度应控制在1.5-3.0g/L
三、九次蒸煮与七轮取酒
整个生产周期包含9次蒸煮,每次蒸煮后的酒醅需摊凉至30-35℃后加曲:
轮次 | 取酒时间 | 酒精度(%vol) | 典型风味 |
---|---|---|---|
1轮 | 次年1月 | ≥57 | 生粮香 |
3轮 | 3月 | 53-55 | 酱香突出 |
7轮 | 7月 | ≥52 | 焦糊香 |
四、窖藏与勾调技术
基酒需经至少3年陶坛贮存,期间完成:
• 老熟过程:酒精度自然挥发2-3%/年 • 勾调比例:不同轮次酒按"酱香:窖底:醇甜"=7:2:1调配 • 风味物质检测:总酯≥2.5g/L,乙酸乙酯≤2.0g/L
想深入学习传统酱香酒酿造核心技术?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课程包含完整实操演示与工艺参数详解。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