酱香型酿酒工艺解析与核心技术要点
南楼山酿酒技术网 2025-03-28 浏览:0
酱香型酿酒工艺的千年传承
作为中国白酒三大香型之一,酱香型酿酒工艺以贵州茅台镇为代表,其"12987"工艺(1年周期、2次投料、9次蒸煮、8次发酵、7次取酒)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南楼山酿酒技术网调研发现,正宗酱香酒需严格遵循四高三长原则:高温制曲、高温堆积、高温发酵、高温馏酒,以及生产周期长、贮存时间长、大曲贮存时间长。
核心原料的严苛标准
酱香型白酒对原料的要求近乎苛刻:
- 红缨子糯高粱:支链淀粉含量≥88%,单宁1.5-2.0%
- 优质小麦:制曲用小麦需符合GB/T 8231标准
- 赤水河水:pH值7.2-7.8,富含钙镁离子
大曲制作的工艺密码
酱香型酒曲采用端午制曲的传统,其工艺特点包括:
参数 | 标准值 |
---|---|
曲坯温度 | 62-65℃ |
发酵时间 | 40-45天 |
成品曲糖化力 | 300-500mg葡萄糖/g·h |
九次蒸煮的智慧结晶
酱香型酿酒工艺最显著的特点是"回沙"工艺,即原料要经历九次蒸煮:
- 首次蒸煮:高粱破碎率≤20%
- 二次蒸煮:加入酒醅混合
- 三至九次:逐步延长糊化时间
想系统掌握传统酱香型酿酒技术?可参考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专业教程。南楼山酿酒技术网持续分享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的融合实践,助力酿酒技艺传承。
热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