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甜酒曲的制作工艺详解及家庭自制方法指南

传统甜酒曲的制作工艺解析

甜酒曲作为酿造米酒的关键原料,其制作工艺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。作为南楼山酿酒技术网的专业酿酒师,我们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一传统工艺的精髓。

甜酒曲的原料选择

优质甜酒曲的制作始于严格的原料筛选:

1. 主料:优质籼米粉(细度80-100目)

2. 辅料:辣蓼草粉(占比5-8%)

3. 菌种:传统老曲粉(接种量3-5%)

传统甜酒曲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

传统制作工艺流程

完整的甜酒曲制作需经过以下关键步骤:

1. 原料预处理:将籼米粉与辣蓼草粉按比例混合均匀,过筛去除结块。

2. 接种发酵:加入老曲粉后,缓慢加入30-35℃温水(水量控制在原料重量的25-30%)。

3. 成型培养:将混合物压制成直径3-5cm的圆饼,置于竹匾中保持28-32℃培养48小时。

关键工艺参数控制

成功制作甜酒曲需严格控制以下参数:

参数标准范围
发酵温度28-32℃
相对湿度75-85%
培养时间36-48小时
pH值6.0-6.5

想系统学习在线学习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,可访问我们的专业课程。

质量判断标准

优质甜酒曲应具备以下特征:

1. 外观:表面布满白色菌丝,无杂色斑点

2. 气味:散发清甜酒香,无异味

3. 断面:内部呈均匀的白色或淡黄色

保存与使用建议

制作完成的甜酒曲应:

1. 阴干3-5天后密封保存

2.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(最佳温度15-20℃)

3. 建议6个月内使用完毕

作为南楼山酿酒技术网的专家,我们建议初学者先从少量制作开始,逐步掌握温湿度控制等关键技术要点。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