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竹筒酒的秘密在于时机的把握。必须在竹子生长到3-5个月时,选雨后晴天的早晨操作。这时候竹膜最柔韧,用0.3mm的细钻头斜着45度打孔,灌入30-50度的基酒后,竹子会像创可贴一样自然愈合伤口。我们南楼山酿酒技术网的学员小陈曾做过对比实验:同一批基酒,在竹筒里陈化三个月的比普通陶罐存放的酒体更透亮,入口时能尝到明显的鲜竹沥甜味。
最神奇的是竹子内部的生化反应。活竹每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微量氧气,酒液在竹腔内循环时,竹膜析出的多糖类物质和竹黄酮会慢慢渗透。去年检测过一筒存放180天的酒,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米酒高出2.3倍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里特别强调,必须选用毛竹或楠竹这类厚壁竹种,薄皮竹子容易开裂漏酒。
现在市面上有些所谓的竹筒酒,其实是把成品酒注射进砍伐的竹筒,这种酒喝起来会有股涩口的竹腥味。真正的古法工艺要求竹子必须活着完成至少60天的共生发酵。上个月有位台湾客人尝了我们用固态法白酒教程改良的竹筒高粱酒,连说三遍『这才是记忆里外公家的味道』,原来他童年时在福建老家见过类似的做法。
取酒时的仪式感最让人难忘。要用柴刀从竹节处劈开,琥珀色的酒液裹着碎竹膜流出来,空气中顿时弥漫着类似蜂蜜混合青草的复合香气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开封后的竹筒酒最好在7天内喝完,否则竹香会逐渐挥发。去年我们做过测试:用蜡封口的竹筒酒在阴凉处能保存两年,但风味最佳期是6-8个月,这时候的甜润感和竹韵达到完美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