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去年冬天,邻居老李神秘兮兮地端来一小坛酒,说是自己酿的。揭开坛盖的瞬间,那股浓郁的粮香直接窜进鼻腔,让我这个喝了十几年瓶装酒的老饕都忍不住咽口水。就是那次经历,让我彻底迷上了小批量纯粮酿酒这门手艺。今天在南楼山酿酒技术网,我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门充满温度的手艺。

酿酒师检查小批量纯粮酒发酵过程

先说选粮这个基本功。很多人以为随便买点粮食就能酿酒,其实这里头讲究可大了。我常用的是东北的圆粒糯米,颗粒饱满得像珍珠,蒸熟后黏性适中,特别适合小批量酿造。记得第一次酿酒时,贪便宜买了陈米,结果发酵时那股子霉味怎么都去不掉,整整五十斤粮食全糟蹋了。现在想想都心疼,所以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里特别强调,粮食一定要选当季新粮。

说到发酵,这可是最考验耐心的环节。我习惯用陶缸发酵,虽然比不上不锈钢桶好清洗,但陶缸的微透气性能让酒醅呼吸。去年三伏天,我特意做了对比实验:同样的粮食,陶缸发酵的酒明显比塑料桶的多了份醇厚。不过要提醒新手,小批量酿造最怕杂菌感染,每次用完的器具必须用开水烫过。有次我偷懒没消毒彻底,结果酿出来的酒带着股酸臭味,只能含泪倒掉。

蒸馏环节最让人期待。我用的20升铜质蒸馏器,每次能出5-6斤酒。记得第一次接酒时,看到清澈的酒液顺着冷凝管滴落,那种成就感比中彩票还强烈。但要特别注意掐头去尾,前100毫升的「酒头」甲醇含量高,后段的「酒尾」又太浑浊。掌握这个分寸,需要反复练习,建议新手可以在线学习酿酒技术里的详细教程。

现在我的酒坊里常年飘着酒香,朋友们都说我酿的酒有市面买不到的「人情味」。确实,小批量酿造最大的魅力就在于那份用心。每次掀开缸盖查看发酵情况,手指沾点酒醅尝尝酸甜度,这些细节是工业化生产永远无法复制的。如果你也想体验这种乐趣,不妨从5斤粮食开始试试,记住好酒需要时间的沉淀,急不得。